黑暗,但并非没有色彩
2015 年 11 月 16 日
最近我写的一系列文章,主要讲的是怎么面对一个让人沮丧的世界。学会在一个残酷的世界里生活,但自己不变得更残酷;学会在一个糟糕的新世界里治愈自己,但不用遭受痛苦;并且,不需要得到别人善意的肯定,自己的行动本身就是可以接受的。我们的目标不是追求舒适和快乐;而是要利用黑暗作为动力,并且放下那些对所谓正统美德的幻想。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问题总是比我个人更庞大,这些就是我用来激发自己内心动力的方法。
当别人看到一个受伤的世界,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多而感到内疚时,我看到的也是一个受伤的世界,但我感受到的是自己的决心。我不会因为没有拼命工作到累垮而感到内疚,相反,我认识到有些事情在心理上是不可能做到的,然后下定决心,在自己精神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力而为。至少对我来说,这种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比因为内疚而产生的动力更强大、更可靠。
这就把我们带到了我好几个月前开始写的「取代内疚感」系列文章的倒数第二个阶段的结尾,并引向了最后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关于如何处理那种因为忽视了内心想做更多事情的渴望而产生的病态内疚感。第二个阶段是关于消除那种责任感,并且只为你真正关心的事情而奋斗——仅仅因为你关心它。第三个阶段是关于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并学会在这些局限性之内做到最好,而不是因此感到内疚。这篇文章总结了第四个阶段,讲的是如何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生活,并激发决心来代替内疚感。
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关于你接下来要做什么。一旦你消除了内疚感,并用内心的驱动力取而代之——这种驱动力既包括冷静的决心,也包括想要让未来变得更好的热切渴望——那么接下来你该做什么呢?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能让人把这些感受转化为行动,而不是感到沮丧和无力呢?
在接下来几篇文章中,我会探讨我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答案。但在此之前,我有一个提醒想告诉大家。
在所有这些关于如何适应一个黑暗又严峻的世界的讨论中,我请大家记住:世界是黑暗的,但它并非没有色彩。
我见过很多朋友试图看清这个黑暗的世界,然后因为觉得自己太渺小、问题太庞大而感到绝望,接着他们就把自己的无助感和一种一切都没有意义的感觉搞混了。
(他们通常这样想:“如果宇宙这么大,我怎么可能重要呢?如果世界陷入这么深的麻烦,我怎么可能有所作为呢?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就什么都不重要了。”)
所以,请把这看作一个温馨的提醒:一个黑暗的世界,并不等于一个失落的世界。它不是一个灰色的世界,那里所有东西都死气沉沉,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它不是一个冰冷空虚的宇宙,在那里什么也创造不出来。它只是一个受到了损伤的世界,一个正在受伤的世界,而它之所以值得我们去努力改善,正是因为它本可以变得更好。
如果你凝视的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宇宙,冰冷而死寂,那么这景象可能不会让你充满绝望——因为虽然那里没有希望,没有快乐地过着充实生活的智慧生命,但那里也没有黑暗;那个宇宙是空洞而平淡的。如果你凝视我们的宇宙并感到绝望,那么,这只能是因为有太多的事情不对劲,但它们本可以变好。
虽然我们的世界是黑暗的,但它依然充满了色彩,甚至还有许多光明之处,乃至闪耀的光辉。孩子们在欢笑。恋人们在相会。此时此刻,正有人第一次领悟到宇宙运行的某个深奥秘密,内心充满了敬畏。此时此刻,正有人十年来第一次建立起一段亲密的友谊。每一天我醒来,都有数十亿的爱与善行在发生。是的,这个世界是黑暗的,每天有 15 万人死去——但它并没有失落。
所以,不要让绝望或无助压垮你。相反,让它们成为一种提醒。这些感受,只有当你面对值得拯救的事物时才会产生。这些感受,本身就值得为之奋斗。如果你开始感到绝望,那么让这种感觉提醒你世界本可以是什么样子,让这个世界还不是的那些方面,成为你的动力。
世界可能是黑暗的,但它并非没有色彩。